一块钟山表与两代人的故事(1 / 1)
3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年代,什么都要凭票供应。手表是控制商品,自然也不例外。那个年代,手表和缝纫机、自行车、录音机一起被人们羡慕地称为“三转一响”能戴上一块手表,那就是有身份和有地位的象征,一般只有公社干部才戴手表。手表的种类也不多,都是机械表。价格贵得出奇,一般的牌子都要上百元。特别是质量好的“上海牌”手表,120元一只,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简直是个天文数字。那时即使是领国家工资的工作同志每月的工资普遍也只有二三十块钱左右,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普通教师或者工人的工资那就更低了,所以在那时候要买上一块手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不吃不喝至少也要大半年的工资才筹得够买一块手表的钱,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上海牌”手表因为太贵,人们大多只能望而兴叹。80年代初期,恰好那时南京手表厂出产了一种叫“钟山牌”的机械表,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